陶萱,15级经济统计班学生,学分绩点4.05,专业第一。毕业前选择考研,以初试405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专业。在校期间,曾获:国家奖学金、江苏省三好学生、校综合一等奖奖学金、学习菁英奖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佳个人、优秀领读者、优秀导师助理等。
喜欢C语言,更喜欢统计
陶萱原本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(信息系统审计),在大一下学期她选择转入了经济统计学。
她说:“我很喜欢信息管理,大一时学习C语言,觉得很有意思,每每用程序解决出问题时就特有成就感。不过通过C语言学习我发现自己适合动手实践,而经济统计学需要超强的思考和实践能力,感觉更适合自己。”
给小学生讲长征知识
由于大二才转入新专业,需要补很多课,有时候因为时间冲突陶萱就会借学弟妹的笔记,书本与笔记对照着预习、复习。当然,她认为学习过程中和老师的交流也十分必要,她说:“我经常问老师问题,对加强理解和提升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。”
参加志愿活动被采访
那段时期,她认识了很多统数院的老师和同学,他们给她温暖,令她感动。在学院,陶萱常常能遇到幽默睿智又和蔼可亲的老师,老师们上课生动,总能将难懂的定理和证明讲得出神入化,容易理解。
刚到新专业时,陶萱对课程有些不太适应,老师们给了她很多帮助:“现在的学习是有些困难,但我们一起努力总能克服。”他们的话给了陶萱前进的动力,让她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当得知陶萱考上人大研究生后,老师们很为她高兴:“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,虽然从其他专业转入经济统计的学生不多,但他们都像陶萱一样热爱统计。”
《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》任课老师曾阳,非常可爱,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“果果老师”。在陶萱课程冲突时,老师会主动告诉她作业内容,也会特意帮她检查作业并给她讲解错题。
陶萱说:“很幸运遇到这么多好老师,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与他们密不可分。”
考研三宝:坚持、效率和心态
当被问到为何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目标院校时,陶萱说:“我们的专业教材大部分是人大出版的,所以我对人大产生了神奇的向往。我很期待统计学的未来,更希望自己能够在统计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”
对考研,一开始陶萱也没什么底,但她说考研的过程就是渐入佳境。随着复习的深入,逐渐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。失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。她也曾考虑过失败,但她觉得就算失败,只要自己经历过、努力过就没什么可后悔的。
她总结了考研三宝:考研,一是坚持,二是效率,三是心态。
想考研,坚持不下去是不行的。首先要做的就是沉下去,静下心。备考的那段时期,她坚持每天定5点58分的闹钟抢座位;坚持每天晚上闭馆铃声响起还在学习;坚持每天研究数学,整理专业课框架……
当然,应对考研,疲劳战同样不行。不同的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到的东西是不同的,所以关键是要提高效率,做到集中精力不胡思乱想,用最快的速度掌握知识。
第三点是心态。越到考研后期,心态就越重要,有的人心态崩了就会影响发挥。紧张是正常的,陶萱能做的就是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。她觉得弦不能绷太紧,也不能太松,应当劳逸结合。那段时间,她偶尔也会焦虑,这种焦虑来源于不作为,由于前期的松懈导致后期的焦虑,而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行动。
学生工作:与更多人一起成长
回顾大学四年,除了自己收获了很多,陶萱也在和身边的小伙伴们一起成长。
在书院,因为对唱歌、相声小品的兴趣,她担任了班级文娱委员,组织策划过朗诵、合唱、魅力团支部等活动。她也是专业班的学习委员,所在的班级获得过“书香班级”,她获得了“优秀领读者”等荣誉。
班级团日活动
大二时,她想当助理辅导员帮助学弟学妹们尽快认知大学,但由于课业原因,一直没机会。在补修课的过程中,她受到了很多学弟学妹的帮助,也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所以当大三课业没有那么繁重后,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竞聘助辅。
不过回想自己当助辅的经历,陶萱还是有些遗憾:“当时带中澳班,一共三个助辅,我临近考研,很多事不够细致,感谢另外两位助辅为班级做的贡献。”
考研结束后,她受邀给学弟学妹们做“考研分享会”,她准备充分,说哪怕自己的经验分享能够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一点点的帮助,也值得高兴。
考研分享会
对于考研,陶萱的干货分享:
幸运总是眷顾那些努力的人,相信日后的她越努力越幸运!